主题: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 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嘉宾:陈智卿、李永东
内容提要: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副场长陈智卿、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林业科科长李永东,和网友们谈谈他们眼中的塞罕坝。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林业网在线访谈节目。半个世纪以前,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的塞罕坝是一片荒原,55年过去了,如今的荒原变成了绿色的林海,那么这份绿色的成绩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的付出。今天我们非常有幸请来了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副场长陈智卿、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林业科科长李永东,来和我们聊聊他们眼中的塞罕坝。
 
主持人:***
陈场长、李科长,欢迎你们,请和广大网友打个招呼。
 
嘉宾:陈智卿
大家好。
 
嘉宾:李永东
大家好。
 
主持人:***
塞罕坝在取得巨大生态效益之前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它,能不能为我们网友详细介绍一下塞罕坝林场的建设历史呢?
 
嘉宾:陈智卿
说塞罕坝的建设历史,还得谈塞罕坝的历史沿革。塞罕坝当时是一片水草丰美、禽兽繁集、森林茂密的天然名苑,也是当时清朝的皇家猎苑,在康熙和嘉庆年间就到木兰围场进行狩猎多达100多次,而且塞罕坝是木兰围场72围的其中16围,可以说生态优美、古树参天。但是随着后来清朝末期,国库空虚,再加上北京修建圆明园,大量的原始森林被采伐,再加上后期清朝的开垦、拓荒、移民,再后来日本侵略中国,大量的原始森林被采伐运到日本,所以这片原始森林遭到了严重破坏。这样造成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原来的天然名苑也慢慢地变成了沙地荒漠。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塞罕坝离北京的直线距离不到200公里,塞罕坝的风沙就好比是站在房顶上往北京扬沙子,所以塞罕坝的风沙直接危害到北京的生态安全。新中国成立以后,原国家林业部高瞻远瞩,就委派当时原国有林场管理总局刘坤副局长到塞罕坝区域进行多次实地考察,目的是为了改善当地的自然面貌,制定了四项任务。第一个任务是改变塞罕坝区域的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这种沙地对京津危害创造条件。第二个任务是建成大量的用材林基地,主要是提供中、小径级用材。第三个任务是积累研究在高寒沙化地区造林绿化的经验。第四个任务是研究积累大型国有机械林场管理经验。围绕这四项任务,可以说当时的国家林业部筹集了大量的林业精英汇聚到塞罕坝,当时从东北林学院、白城子林校,还有承德农专筹集了127名精明能干的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与当时原有的200多名干部职工汇聚成369名的干部职工队伍,拉开了在塞罕坝进行沙地绿化、建设塞罕坝绿色明珠的过程和序幕。  ( 10-20 10:06:09 )
 
嘉宾:陈智卿
今天塞罕坝100多万亩林海,有今天的成就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在当时一百多名大学生来到塞罕坝以后,他们的理想,这种热情被泼了一盆冷水,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塞罕坝的气候非常恶劣。简单说,主要概括为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气候恶劣。当时塞罕坝最极端气温是零下43.4度,年平均气温仅是零下1.3度。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人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没有向困难屈服,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勇敢地、坚韧地坚持下来。当时老一代塞罕坝务林人说,当时晚上睡觉住的是窝棚,搭的马架子,四处透风,在这种严寒的气候条件下,晚上怎么睡觉?盖着被子,戴着皮帽子,睡醒之后,眉毛上、胡子上、头发上冻得全是冰茬,而且早晨叠被子怎么叠,底下的羊毛毡子在炕上全部冻住了,冻住了怎么把它卷起来呢?有一个习惯,得拿铲子把它铲起来,然后把它卷起来。就在这么恶劣的情况下,这一代务林人坚持了下来。  ( 10-20 10:09:23 )
 
嘉宾:陈智卿
第二个主要困难是缺房少吃。这么多人到塞罕坝地区,可以说没有地方住,吃的东西供应不上,怎么办?这些人自己动手,挖地窨子、盖大苇房子,搭一些简易的窝棚,甚至住马棚,这些人都默默无闻地忍受了下来。再一个就是没有吃的。没有吃的怎么办?吃全黑莜麦面加野菜,没有咸菜,利用盐水煮黄豆粒。我记得当时一幅对联,现在展览馆里还有,确确实实是当时留下来的对联。“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横批我觉得更加精彩,也更加引起我们的激情,“乐在其中”。靠整个乐观主义的精神,这一代人坚持了下来。  ( 10-20 10:11:29 )
 
嘉宾:陈智卿
第三个是交通偏僻。离围场县一百来公里,没有公路,没有汽车,上一趟围场,买吃的、买用的坐着马车,一走整整一天,这还是其次,主要是孤独和寂寞。我记得巴尔扎克说过,人最怕的孤独是什么?是精神上的一种孤独和寂寞,而这些人都忍受了下来,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在这种下来,老一代务林人,确确实实表现了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气概,非常敬业,也表现了这一代人对党交付使命的一种责任感和忠诚。  ( 10-20 10:12:44 )
 
嘉宾:陈智卿
现在塞罕坝百万亩林海造林的成功,我个人觉得不单单是一种技术上的成功,更是这一代人对理想和信念的忠诚和追求。但是塞罕坝今天百万亩林海建成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一直说也是九转功成的一个过程,一个凤凰涅磐的过程。不是说这代造林成功了,我们的树就一年一年生长起来了。举几个例子,1962年、1963年造林,造林成活率,第一年不到5%,第二年造林成功率不到8%,当时刮起了“下马风”,就是在这个地方,严寒的气候条件下,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在塞罕坝造林是不可能了,人就出现了一些灰心丧气的想法,都说我们撤吧。当时我们老书记王尚海就说,塞罕坝这片林子造不成,我死也要死在塞罕坝。这样我们老书记王尚海、老场长刘文仕,还有老副场长张启恩等,这些人就开始研究为什么塞罕坝造林不成功,从苗木的调用、移植,研究、探索、试验,因为原来的苗木是从东北调过来的,存在伤热和失水。后来我们自己育苗,把遮阴育苗变成了全光育苗,而且总结出“矮胖子、大胡子”,同时改变了苏联机械造林的机器,加上扶正、踏实、整个程序,结果第三年造林,一次性造林一定成功,成活率达到90%以上。这片土地,能造林,而且能造成功,这一次振奋了塞罕坝人造得很好的信心和决心,这就开展了塞罕坝大量的高寒地区造林的进程,而且这次造林也是咱们在高寒沙化地区机械造林首次成功,确实值得我们塞罕坝人自豪和骄傲,也是我们老一代务林人对塞罕坝的今天可以说积累了宝贵的科技财富和精神财富。  ( 10-20 10:15:00 )
 
共40条数据,第1/4页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第  
访谈已截止